電子工程學院舉辦課程思政專題報告會
(通訊員 方心)為全面推進學院課程思政建設,充分發揮專業課程的育人作用,11月16日,電子工程學院圍繞第三屆本科教育教學節“以本為本,新工科建設與人才培養”分論壇主題,特別邀請甘肅省教學名師、蘭州大學梅中磊教授做題為“理工科教學中的課程思政”專題報告。報告會由電子工程學院副院長鄧成主持。
鄧成首先對梅中磊教授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和感謝,梅教授作為甘肅省教學名師,所負責的《電磁場與電磁波》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課程,在本科教學和課程思政方面具有豐富的一線工作經驗。鄧成指出課程思政建設作為“雙一流”建設監測與成效評價的重要指標,在學科評估、專業認證、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建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,希望參會教師能夠從報告中得到收獲和啟發。
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梅中磊教授首先以一句古語開始了課程思政的專題報告。結合《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》,梅教授對課程思政的目標和內容進行了充分的解讀,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,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廣泛共識,協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基本健全。梅教授指出課程思政不是單獨的講述,而是要將思政教育融入到專業課教學中,活躍課堂氣氛,使專業課更顯豐滿、更富生機,激發學習興趣,提升思想道德水準,收到“一石三鳥”的功效。
報告中,梅教授以所講授的《電磁場與電磁波》課程為例,結合教學本身,選取天線陣、半波振子等課程內容,生動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如何進行課程思政建設,科學合理拓展專業課程的廣度、深度和溫度,有效增加課程的知識性和人文性,將“讀萬卷書”和“行萬里路”有機結合,真正做到潤物細無聲。梅中磊教授的專題報告站位高、視野廣、案例詳實豐富,干貨滿滿。在會后的交流研討環節中,參會教師就課程思政效果評價、專業課思政元素挖掘及教學設計、思政與專業的平衡等議題與梅教授進行了深入探討。
專業課程是課程思政建設的主要依托和基本載體,電子工程學院將繼續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,從細微處著手,于平常中見真,強調思想政治教育與整體課程的有機融合,凸顯立德樹人與潤物無聲的教育理念,深化課程思政教學改革,不斷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。